長三角是國家戰略的疊加地,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等,在江浙滬地區次第展開,不斷地獲取新的動力源。地理上相鄰,人文上相近,經濟上互補,讓長三角一體化走得很早、走得很穩、走得很實。
最新動作
復制推廣“龍頭”效應對接上海自貿區
以大虹橋為中心,構建長三角自由貿易網
過去一年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在進一步推進上海自貿區自身建設的同時,如何將制度成果復制推廣至更大范圍、產生更大的改革開放效應?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大虹橋,希望以此為中心,構建長三角自由貿易網絡。
上海當前必須要從戰略上加大大虹橋地區的制度供給與開放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上海自貿區的服務業開放效應。我建議,以大虹橋商務區為中心,整合周邊四個出口加工區,籌備建立“浦西自由貿易園區”。未來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復制推廣效應,就能依托浦西自由貿易園區的區位優勢,與周邊蘇州自由貿易園區、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南通綜合保稅區等各類開放型經濟區,建立更加便利化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合作機制與平臺,真正發揮上海服務長三角、帶動長江流域經濟支撐帶的龍頭作用。
不等不靠,先行先試,蘇州爭當“排頭兵”
蘇州作為長三角區域的重要板塊,近年來受益于國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大戰略,正在加快轉型。學習上海、接軌上海、服務上海,在此過程中提升蘇州的發展水平。
這兩年,上海加快自貿區建設,李克強總理這次到江蘇團參加審議時就說,蘇州近水樓臺,有些改革條件成熟可以先做起來。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要求,不等不靠,先行先試,圍繞蘇州已有的開放型經濟優勢,率先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的改革經驗,主動探索自身的改革舉措。目前,蘇州已在海關通關、檢驗檢疫、金融創新等領域實現突破,復制了上海自貿區30多條舉措。蘇州工業園區開展了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目前正在申請創建開放創新綜合改革實驗區。同時,在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中,蘇州將爭當“排頭兵”,打造全球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推廣負面清單制度,有助于加速一體化
應當更好地發揮上海自貿區在區域一體化當中的作用。現在這個作用被低估了,大家認為是獲取優惠政策,上海自貿區最重要的內容實際上是經驗可復制、可推廣,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負面清單管理,清除政府對經濟管理的壁壘,政府不管的事情、負面清單不管的事情就可以做,就意味著一體化。整個的一體化的過程當中,自貿區的形式可以多種變化,它的經驗是可以學習的,在整個上海自貿區經驗的推廣當中,一體化的過程就可能會加快,特別是政府的功能發生很大的變化,負面清單管理和政府之間發生的變化,而影響一體化的因素是政府的因素,不是其他的問題。如果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制度能有效地進行推廣,剛好有助于排除一體化的障礙。
最快動作
打通一體化“任督二脈”交通是關鍵
高鐵已互聯互通,但運輸一體化仍滯后
長三角的區域一體化,交通要先行,這幾年長三角的交通一體化確實先行了,高速鐵路實現互聯互通,但是運輸的一體化還相對滯后,物流和客運企業之間的聯系合作還顯得滯后,建議下一階段,在長三角的交通一體化上,更加關注運輸的一體化,消除行政區域壁壘統一相關政策,促進企業間的合作共贏。
上海作為國際航運中心應該和北翼之間加強合作,在分工上做適當調整,業務上合理疏解,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國家戰略,其自身應該更加致力構建區域資本紐帶的架構。
崇啟大橋利用率還需提高
2011年底,崇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不僅是打通了一條溝通上海與蘇中、蘇北的地理通道,更是為上海輻射長江北翼地區、帶動長三角一體化、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目標創造了條件。從目前情況看,該通道的利用效率還比較有限,主要原因:一是通道單一,二是收費較高,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人員、產業等方面要素的流動,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制定相關國家層面規劃時,應充分考慮上海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與長三角周邊城市的關系,確立中心城市與各業務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通過聯合開發城際高速鐵路走廊,建成大容量快速綜合交通系統。應盡快研究適當降低或取消上海橋隧及崇啟大橋過橋費用,從中長期來看,應盡快啟動滬崇啟鐵路通道(從上海經崇明島到江蘇啟東)項目規劃建設,使上述這兩條鐵路實現環形閉合,進而完善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
推動物流一體化,打造線上線下互動網絡
長三角一體化涉及政策、經濟、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物流一體化在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物流的高效一體化,關系著長三角經濟發展,關系著區域內各個城市的互聯互通,關系著區域內所有企業的轉型升級,也關系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在物流一體化中,占貨運總量75%以上的公路物流是主體。傳化正在做的就是打造中國公路網絡運營系統,為每一個城市建立公路港物流中心,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為武裝,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一張大網。長三角是這張大網的發源地,也是這張大網在全國布局的戰略區域。如今,在長三角的16個城市中,除杭州、蘇州兩大成熟運營的公路港外,傳化物流還先后在無錫、泰州、南通、南京等地落地,未來2-3年內,長三角的每一個城市都將落地一個公路港作為城市物流中心。